您的位置 : 安瑞视点 / 新闻详情
疫情管控放开后 ,警惕这些“与时俱进”的新型诈骗!
2022/12/20





现在国内的疫情管控正在逐步放开,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和病毒性虽然变低了,但是传染性依然很强,“阳”悄无声息地靠近,速度之快,让人始料未及。对此民众需要一个较长的认识和适应过程。 

而面对突然的放开,大部分人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,也没有备好足够的涉疫物资,市场一度出现药物、抗原紧缺现象,这使得一些诈骗分子趁虚而入。

有时候,可怕的并不是疫情本身,而是那些利用疫情故意制造恐慌、发黑心财的人心。






套路1:打第二剂加强疫苗补贴2000元

日前,网上流传一段虚假信息:“接种第二剂加强疫苗可以补助2000元,进入国家民政网领取……”短信中还附着链接。对此,全国多地反诈中心发出紧急预警:假的!这是一种新型诈骗。

这是一种旧套路新招数的诈骗方式,骗子通过发送带有诱惑性的短信,吸引市民点击并陷入骗子设立的骗局中去。在这个不明来源的链接中,隐藏着一个看似正规的“钓鱼”网站。市民需要填写银行卡账户、密码、个人身份证信息等,骗子掌握了信息,就会将市民的钱财转走。

不要轻信陌生短信,不要打开陌生链接,看到陌生信息,不管什么理由勿轻信、勿点击,请马上删除。

 

套路2:谎称“核酸混管异常”

诈骗分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向受害者发送暗藏“钓鱼”网站网址的链接短信,谎称混采核酸检测结果异常,诱导受害人点击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。随后,要求受害者按“指引”输入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短信验证码等,进而获取个人隐私信息、骗取钱财。

注意!真正的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提醒短信是不会让您点击不明链接,仅会通过文字提示市民自行前往核酸采样点进行单人单管采样。疾控中心绝不会索要您的银行卡、验证码等信息!

 

套路3:“有药品、抗原对外销售”欲购从速

针对部分群众对治疗感冒、退烧止咳等药品和抗原试剂的购买需求,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的心理,自称有独家渠道,能提供充足货源,骗取其信任。随后,诈骗分子以订单紧俏为由要求对方预付定金,待钱款到账后,诈骗分子便消失不见。

无资质的个人私自贩卖抗原试剂、药品属违法。对于涉疫诈骗犯罪,公安机关将严厉打击、严惩不贷。当前,抗原等物资较为紧缺,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选购,涉及汇款、转账千万要提高警惕。如发现被骗,要保存好相关聊天、转账记录,立即报警求助。

 

套路4: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

一般来说,医疗机构提供的社会检测,12小时内能出结果;部分地区可以实现4-6小时出结果。但对一些急需检测结果的人来说越快越好,就有骗子将主意打到了核酸检测上。

诈骗分子假扮成社区工作人员将受害人拉群。随后,在聊天群内发布“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”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”“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”的信息,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办到,其实都是骗钱的套路。

 

套路5:推销所谓“特效药”

诈骗分子假冒政府部门、药物研究(医疗)机构等,以拨打电话、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,谎称有防疫“特效药”,诱导受害者点击含有钓鱼网站的链接,从而获取个人银行信息盗取银行余额。



套路6:假冒“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”

诈骗分子伪装成“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”或“回访员”,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好友,再将受害人拉群。诈骗分子将受害人拉群后,会在群内发布刷单、赌博等违法信息,最终将受害人引诱到刷单诈骗、网络赌博的老“套路”中。

 

套路7:“病毒防御卡”2米范围变净土

市面上出现一款名为“九霄因子病毒防御卡”的产品,一张小小的卡片售价299,号称可将佩戴人半径2米内的范围变成净土,持续建立一个杀灭病毒的能量场,将病毒隔绝在防护圈外。 

专家对此表示,病毒防御卡是骗局,喷洒消毒液也不可能出现如此神奇的效果。



 
 

警方提醒:

1.请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一切可疑二维码,谨防误进钓鱼网站,泄露个人信息。

2.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信息,若有任何关于“流调”、“健康码”异常等疑惑,请及时联系居委会、派出所寻求帮助。

3.哄抬涉疫物资价格、个人私自贩卖抗原试剂与涉疫药品均属违法行为,消费者发现问题可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。

4.如果你收到“00”或“+”开头的境外来电,请提高警惕,注意甄别。若无固定的海外关系需要经常联系的,可联系运营商屏蔽境外号码。

5.如果被骗,请保留证据,第一时间报警。